進入秋冬季,天氣變得干燥起來,許多人的皮膚會出現變干、脫屑、發癢等癥狀。專家建議,應注意提高皮膚含水量,避免過熱洗浴,加強防曬,科學飲食等,也可以利用中醫調理。
秋冬季人體皮膚血管收縮,代謝低下,皮膚含水量減少,皮膚含脂量降低,這時需要提高皮膚營養、含水量,避免頻繁、過熱洗浴,加強防曬,通過面膜、飲食等方面保養皮膚。
首先從營養上講,保護皮膚的方法有內調和外敷,在面膜使用方面,人體皮膚需要一定成分的保濕因子,我們要學會正確的皮膚補水方式;其次,不能過度減肥,長時間的營養不均衡也會導致面部萎黃,我們應學會健康的健身方式增強體魄;最后,不建議頻繁進行過熱的洗浴,過熱洗浴容易引起皮膚屏障受損,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以利用中醫調理,保濕產品輔助的方式綜合管理我們的皮膚。
此外,秋冬季應該多飲水,飲食上應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。中青年洗澡時間一般控制在15-20分鐘左右,老年人和嬰幼兒可以更短些,且水溫應控制在37℃左右。冬季洗澡不要強求“洗干凈”,搓澡不要太大力,也不要過度清潔。洗澡后應及時涂抹潤膚產品,一般應全身涂抹,以四肢為重點。